CCPOTO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807|回复: 1

教你读懂镜头MTF曲线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7-12 05:26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现在各镜头厂家,各个测试机构所用的MTF曲线表现形式都不相同,在下说一下上面这些MTF曲线图的简单看法。

    MTF的意义,测试原理就略过不提了,说来实在话长,而且钻研这些理论知识对实际摄影没什么用,我们直接切入正题。首先是坐标轴,垂直坐标轴的值从0到1,任何情况下数值都是越高越好,如果这世上有一支完美的镜头,它的MTF所有线条应该是重合的,达到垂直坐标轴顶点1,但是没有这样的镜头。水平坐标轴表示画面位置与中央的距离,对胶片机来说代表着底片,对数码机来说代表着CCD/CMOS感应器,135相机的对角线长约43.3mm,因此水平坐标轴的值是从0到21.7mm左右,如果是胶片机或者数码全幅机型,从水平坐标轴0到最右端,就分别代表着画面从中央一直到边缘的质量,但如果是非全幅机型,没有那么大的幅面,就要除以相应的系数,比如APS-C机型,就要除以1.6,结果是13.5mm,所以如果你用的是APS-C机型,只看到13.5mm左右就可以了,后面的已经没意义了。显然,所有镜头都是中央表现最好,越往外围越差。

    接下来是线条的意义,图中有黑色线条和蓝色线条,黑色线条表示该镜头光圈全开时的情况,蓝色线条表示该镜头光圈收缩到8时的情况,一般情况下,收缩光圈后,各镜头的表现都会更好,所以蓝色线条基本都比黑色线条高。每种颜色的线条有粗线和细线两种,粗线代表10线对/mm,细线代表30线对/mm,1线对/mm表示测试项目为1mm内有1对黑白相间的线条,10线对/mm代表有10对黑白相间的线条,如此类推。1线对/mm意味着被拍摄的物体是最简单的,反差最大的,最容易被拍摄的,任何镜头都能很容易的表现出这样的画面,线对比越高,就表示每1mm内有更多对黑白相间的线条,代表着被摄物体越来越复杂,反差越来越低,越来越难拍摄,所以任何镜头的表现都会随之下降,粗线的位置当然也会比细线高。我们可以看到线条又分为实线和虚线两种,实线代表测试中使用的是辐射状的线条,虚线则表示测试中使用的是同心圆状的线条。

结合这些我们就能知道MTF曲线代表的意义了:
1. 任何线条都是越高越好,下降的趋势越慢越好。
2. 粗线的位置越高,说明该镜头的反差和对比越高。
3. 细线的位置越高,说明该镜头的锐利度越高。
4. 黑线的位置越高,证明该镜头在全开光圈时表现越好。
5. 蓝线的位置越高,证明该镜头在光圈收缩到8的时候表现越好。
6. 蓝线如果和黑线很接近,说明这支镜头表现很出色,只有比较少的镜头有这种表现。
7. 如果蓝线的位置都比较低,说明这支镜头相当差劲。
8. 0.6以下一般画面就很糟糕了,0.6-0.8画面还可以,0.8-0.9可以算良,0.9以上算非常优秀了,只有优秀镜头在适合的状态下才可能达到,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看各位自己判断了。
9. 实线和虚线越接近,表示这支镜头的焦外成像越柔和自然,反之,差得越远,焦外成像就越差,差太多就会斑斑驳驳一块一块的很难看。

这样大致就能从MTF曲线中,看出各镜头的表现。我们拿EF50mm F1.2L做个例子,试看一下它的MTF曲线:
5-130G1162530351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7-12 05:2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 首先,这支镜头在光圈收缩到8的时候,成像质量优秀,在光圈全开时,反差还可以,但是画面不锐利,对比50/1.4,二者都在光圈全开时,50/1.2超过50/1.4。EF50mm F1.2L线条的下降算是比较缓慢的,在APS-C机型上,从中央到边缘画面质量都能较好的保持,在全画幅上如果收缩光圈到8,还是能有不错的整体画质。这支镜头焦外表现也不错,收缩所光圈后,焦外表现下降了。总的来说,这是支不错的镜头。

    MTF曲线不是万能的,镜头的畸变、抗眩光性能、近摄能力、对焦速度等等都看不出来,另外,数字不代表艺术,有些数值较低的镜头有的时候实际成像看起来并不差,所以,尽信MTF不如无MTF。但是相对来说,MTF曲线的确是对镜头客观、精确、量化的评价。掌握了镜头的MTF曲线图,即可以了解镜头性能,对采购镜头有所帮助,又可以根据自己镜头MTF曲线的情况,掌握自己镜头的长处和短处,以后出去拍摄的时候,注意扬长避短,在镜头较好的MTF值段拍摄,充分利用自己的器材,未尝不是MTF曲线的另一种用处。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CCPOTO

GMT+8, 2024-12-4 01:26 , Processed in 0.07420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